读《追问》有感
《人民的名义》是小说,而《追问》是纪实文学。下面是残浔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追问》读后感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追问》读后感 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追问》一书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丁捷。他著有长篇小说《依偎》《亢奋》等十多部著作。另外,丁捷还有一个职业身份,即江苏省属某文化单位的纪委书记。
《追问》通过一群落马官员的口述纪实,描摹他们从破纪到破法的过程,深刻揭示腐败分子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他们灵魂衰落的轨迹。
作者在书中介绍说,从中纪委和省纪委提供的633个案例中,我遴选出28个以上地厅级与省管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最后成功与他们接触,与其中13人面对面长时间交谈,获得了数十万字关于他们人生道路、心灵历程和灵魂语言的第一手材料。最后,又从中选择8位典型,进行深度记述。
书中所称的上述正部级领导就是8位典型之一,他是一名犯罪分子,一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被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几个北方大市,作为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的典型案例的主人公。
2017年3月23日晚间,在中央党校大有书局领导干部读书会暨《追问》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研究员李朝全说,作为一位普通的党员领导干部,他读了之后深受教育。
李朝全还向读者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推荐该书,读了之后一定是不虚此读,有所收获。
【篇二】《追问》读后感 在读《追问》这本书,本书由江苏省属某文化单位纪委书记的丁捷执笔,向已经犯事的八位落马官员进行的访谈式纪实文学,目前看了其中三位的故事。
就我的看法,本书作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出版书籍,和《人民的名义》同时段放出,说明了纪委的宣传导向:你不讲真实的故事,别人就讲猜测的故事;你一直不发声,猜测的故事多了,就妖魔化了。
当然了,犯案的官员如此之多,只挑这八个故事来讲,我想除了代表性,真正的大老虎是不会说的。我读完第一个故事就有一个想法,目前是对的,一是这些官员应该不存在红二代的故事,二是应该不存在大奸大恶之徒。作者用的是孔子删述六经的春秋笔法,说的是为官者是如何被腐蚀的,作为一种给在位者的警示。
权利中心的舞台上上演的戏,每一则故事都十分曲折,不亚于《人民的名义》。因为在利害的漩涡里,人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受到魔鬼的低语。那些魔鬼会像苍蝇一般,盯着你内心的裂痕,不断产卵、腐化。
很多时候,决定我们命运的原因,来自于内心隐藏的潜意识。就我目前读到的这三位官员堕落的原因,内心的创伤起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因为早年失败的感情经历,所以包养二奶三奶,这是由于缺爱的创伤。因为连续多年爆肝工作怀才不遇,终于走上买卖官的邪路,无法自拔。因为怜惜自己的艺术造诣,而尸位素餐,放任下属任意肆为的危害国家利益,一心只沉浸在艺术的理想国中。这些心理创伤,非常普通,是人常有的七情六欲,如果不在官场这个大环境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这个时候,魔鬼登场了。有人说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一代人,是胆子大的一代人。我觉得这些成功人士不只胆子大,虽然可以并没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是必须擅长揣摩人心,也就是混社会的能力。和他们相比,很多以业务能力著称的官员,心智上可能还是小孩子。其中一位自白道:也许,我并不明白自己的心思,但是人家看透了。人家把我心中某种心里失衡检测出来了。开始对症下药,。我仔细想了下书中这些苍蝇的所作所为,这种人其实生活中也有相似的,只不过我没有被叮的价值而已。
很多中层官员都是苦出身,多少有点生活下的心理创伤。而且给我的感觉,官员自我的心里成就感是很低的。这三位谈话中都有这样的意思难道我就这样过我一辈子了吗?而对比他们的地位,在走入邪道之前,已经够我们羡慕的了。让我有感触的是其中一位的妻子对他述说在单位被人问你老公每天都可以见到市长吗?我可以感受到提问者的向往。
然而,虽然这三位犯了错误受到了惩罚,也的确承认自己有错,但是对于自己的涉案行为的叙述,还是有身不由己的感觉,自己被一步步带向了深渊。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故意的。也许每个人的心都是复杂的,善和恶同时存在。也许是自欺欺人。不过,那些曾经的哥们,供认指证他们的时候,倒是毫不犹豫。
【篇三】《追问》读后感 看完了《追问》剩下的五个故事。不得不说,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故事里的主人公,就能力来说,都不是平庸之辈,其中还有不少人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贡献。看着他们一步步堕落的过程,心里有一股郁结的感觉。感觉如果我处在他们的位置,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还真不好说。余华说过,真正的作家写作时能让人看清自己真实得内心,是一种非常痛苦的过程。而本书作者丁捷也写到,写这本书差点让他崩溃,因为搜集到的材料包含着大量人性的负面。我可以想象作者的感觉,因为我就算阅读这本书,心情都受到影响,想要点上一支烟缓一下。
这些人堕落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是却合情合理,有的因为感情创伤,有的因为怀才不遇,有的因为沉浸爱好,有的因为追求浪漫,有的因为晋升失败,有的因为爱慕虚荣,有的只是顾及夫妻,有的沉浸权利。先不谈爱慕虚荣的那位和沉浸权利的那位不谈。另外六位,围绕着事件发生的,是社会关系,也就是兄弟,夫妻,朋友关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换位而处,就像《人民的名义》中的李达康一样,如果你的爱人追求物质,你难道就断绝夫妻关系吗?我国是非常注重人伦关系的社会,作为一个官员,难道要斩断人伦,断绝七情六欲,变得刀枪不入吗?先国后家这种事,要求的是官员用看不见摸不着精神对抗。就算成圣的王阳明尚且处理不好家事,而官员只不过是普通人。不由感叹,个人对抗环境真是太难了,或许,需要什么东西帮自己一把。
剩下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大学校长,一个是国有企业董事长,他们各自打造一个独裁组织,却以清廉勤劳的假象示人。按他们的原话来说,做到这个位置,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根本没有人能管。甚至掌握控制权,称为团队的独裁者之后,纪委这个职位的人,是自保都自顾不暇的。分享一段大学校长的做事原则对我没有名没有利的事不做,有名无利的事委托给别人做,有利无名的事亲自参与做,有名有利的事发动资源号召做。而国有企业董事长这个故事,令我感觉十分震撼,根据他的争夺权利的手段,堪称企业管理层的厚黑指南。
这本书还给我另一个想法,这些人虽然最后下场不好,但是其实都是很优秀的人,毕竟还是给国家带来不少贡献的。然而官场上,还有很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天素位尸餐的乡愿。他们并不犯错,也不怎么干实事,往往对国家并没有什么杰出的贡献。比如某位铁路部的涉事领导,虽然因为贪腐下马,但是我国铁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其中他的贡献,功不可没。真的很难说这种领导和碌碌无为的混子,哪个对国家利害更大。